每次小長假中間以及過年,“單身問題”總會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因為社會的進步,不少人選擇主動單身,不過也有一些人屬于嘴上喊著“獨立”“單身光榮”,內心還是不希望一個人。
那么今天就說說 “被迫單身”的話題。首先能進來看到這個話題的,可以肯定基本條件是過得去的,然后在這個基礎上,王真兮分析了以下幾點:
1.自我的不確定性
用一句比較惡俗的話來說就是“誰都看不上,誰都看不上”。雖然看似是個重復句,其實是指,對自我的不確定性,我們是誰,將要成為或者已經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這樣的個體性的認知模糊。
大多數情況下,許多人對自己喜歡什么樣的生活方式,適合什么樣的伴侶這一些標定自我的東西缺乏了解和認識。
這也導致了,一些人在擇偶的時候,會說一句模棱兩可的話——人好,長得順眼就行。
但在實際中,真的找到了人好的/長得順眼的,這些人又會覺得“對方沒錢”“有點胖”,這其實就是自我的不確定感會讓我們感覺到任何一個伴侶都不能適合自己的內心需求,這其實是我們內心搖擺不定的表現。
我們在找配偶的過程中,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某某還不如你呢,現在都結婚生孩子了”這樣的話,其實,一些自身條件不夠好的人,可以清楚和認可自己的身份,很容易就找到合適匹配的伴侶。
在尋找配偶的過程中,一些人在這個世界的坐標系里面找不到或者無法認同自己所處的位置,所以很難找到合適的對象。
在親密關系中,優秀和不優秀的人可以獲得的親密感和幸福感的維度上面,是沒有差別的。
2.對自我不完美的不接納
這一類人基本上占了難以進入親密關系中的大部分。他(她)們典型的表現是,對伴侶的不完美非常敏感,非常容易發現任何一個相處對象上的缺點甚至厭惡。通俗地說,就是“有錢的長得丑,長得帥的又很窮,又帥又有錢的又擔心對自己不夠專一”。
一般具有這樣心理的人,是因為自身缺陷有深深的自卑,如果找了一個完美的伴侶,就會讓我們忘掉,或者彌補了我們身上難以接納的不完美的部分。這類人把自身的完美的需求投射到在伴侶上面,缺乏對伴侶的真實的情感,也容易導致感情的最終失敗。
對這類人,王真兮建議, 把自己對自己完美的需求和別人區分開來,也即是:我希望我好這件事情,并不需要你幫我去實現。這樣我們才能梳理好自己和自己的關系,自己和伴侶的關系,才有機會擁有真正的親密關系和情感。
一些人可能會問,我們自己變得優秀,不是才會遇到更好的人嗎?匹配到更優秀的人嗎?王真兮認為,我們是通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來厘清自己和他人關系來獲得親密關系的(而不是變得完美),努力可以使得我們更優秀,但這和親密關系并沒有太大的關系。
3.對親密關系的恐懼
對,這是渣男經常用的一句話“我還沒有做好進入更緊密關系的準備”。但,這里分析的并不是渣男的托辭,而是那些因為兒時糟糕家庭關系造成的創傷體驗,或者自身經歷的感情創傷這樣一類人。
這些恐懼來自我們自身的經驗和想象,和真實的親密關系的處境并不一致,恐懼的是恐懼本身,比如說被拋棄的恐懼,被控制的恐懼,被利用的恐懼等等,而不是親密關系。 伴隨著對于恐懼本身的療愈,這類人是可以進入親密關系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