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忙得要死 那邊卻不幫忙
前幾天,徐欣的婆婆找到情感專家王真兮,說小倆口鬧離婚,希望她能夠修復倆人的感情,他們一旦離婚,孫子孫女會很可憐。
細聊之后,才知道這次離婚的原因:前段時間流感爆發,倆孩子都“中招”了,徐欣也有些發燒。她不停地打電話讓丈夫回來,丈夫卻在參加公司年會。
眼看著三個人的體溫不斷往上沖,徐欣忍不住在電話里吼起來:“我現在發著燒,根本不能看倆孩子,你不回來搭把手,帶我們去看病,還在吃喝玩樂?缺了你,年會就不能進行了?”
丈夫卻說自己是在工作,回去也沒啥用,又不會看病。趙欣和丈夫在電話里吵了起來。掛掉電話后,婆婆說:“女人不都是承擔著這么多家務,一點點磨練出來的?你也別為難我兒子,他在外面賺錢不容易,現在社會壓力這么大,你看他愁得頭發都白了。”
“到底誰在為難他?倆孩子是不是他的孩子,該不該他來管,你兒子不容易,那我就容易了?”趙欣恨不能帶著孩子從這個奇葩的家庭中消失。
后來,徐欣打定主意:養孩子、教育孩子既然都是自己的事兒,丈夫那個巨嬰根本不操心,這跟喪偶沒有什么區別,不如干脆離婚。
喪偶式婚姻形成:父親角色的缺失
孩子本應該由夫妻雙方共同撫養和教育,但是由于父親的缺席,媽媽們就像是喪偶,不得不獨自帶娃,遇到什么事情,只能獨自面對,像一個超人。
絕大部分中國女人的一生要經歷四種不幸:當媽式擇偶、保姆式妻子、守寡式婚姻、喪偶式育兒。而更不幸的是,許多人已經默認這樣的模式,因為上一輩就是這個樣子,這一輩也該這樣。
王真兮直言不諱地指出,中國許多家庭都在經歷著“喪偶式婚姻”,之所以會有這樣畸形的形態,要追溯到上一代,因為丈夫從小是在父親角色缺失的家庭背景下成長的,所以和母親的感情很好。他們長大后雖然有家室,但是心理上仍沒有斷奶,情感和精神都處于未成熟、未獨立的狀態,在育兒方面仍依賴于自己的母親和妻子,逃避責任,拒絕長大。
就像一個魔咒,造成下一代繼續沿襲這種缺位的模式。男性每天回到家里,往沙發上一躺,等著現成的飯菜端到跟前。地板永遠是干凈的,飯菜永遠都是香的,衣服永遠都是洗干凈碼放整齊的。家里什么東西沒有了,或者找不到,直接問老婆就行了。
這樣造成了男性對家務活、對家庭的生活一無所知,根本無法感知買菜做飯洗衣服多么枯燥辛苦,更體諒不到半夜起床給孩子喂奶換尿布有多讓人崩潰。
如何避免喪偶式婚姻
一些男性在看到女性吐槽懷孕前后有抑郁癥時,只會說“女人太作了”,真的是女人作,還是因為男人在婚姻中的角色缺位?女性從過去只需要在家相夫教子,無才便是德,到現在賺錢養家、教育養育孩子必須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可想而知女性需要承擔的壓力有多大。
在這樣的重壓下,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晚婚不婚,甚至是放棄婚姻帶來的枷鎖,以尋求解脫。許多人的心聲就是:既然錢自己賺,孩子自己養,一段婚姻帶給我的除了辛苦和責任,甚至還有膽顫心驚的害怕男人出軌,那我還不如單身,至少能省去很多麻煩。
王真兮說,沒有必要因噎廢食,如果可以遇到適合自己的那個人,為什么不結婚呢?只是沒有人喜歡得到后失去,希望之后充滿失望。
女性選擇了什么人做伴侶,意味著人生下半場會怎么過,所以在結婚之前一定要擦亮眼睛看清楚這個人,充分了解這個人,還要了解這個人的原生家庭,最好能在婚前約定好婚后的規則:經濟、家務等,盡量能夠雙方共同參與。
在婚姻里,雙方都要轉變自己的心態和責任,不能讓一方的付出成為常態,也不能讓一方的享受成為理所當然。婚姻本該是美好的,但只有共同承擔、相互包容,才有美好可言。如果你正遭遇感情危機,請私信我,我來幫你解決。